大屯溪古道踏青訪古 2008/7/13 

想爬郊山卻又找不到伴嗎?523每月不定期舉辦親山活動,讓大家舒筋活骨,釋放壓力。歡迎會員及山友跟著523鬥陣爬郊山!

版主: 老烏鴉, yp, 鄭博元

大屯溪古道踏青訪古 2008/7/13

文章小祁 » 週一 6月 23, 2008 12:00 pm

http://www.523.org.tw/actD.php?no=123

大屯溪古道為近年來山界頗熱門的一條古道。民國78年,林宗聖先生於古道入口處發現一座興建於清同治年間的古橋(稱為「三板橋」),確認這是一條先民古道,因古道緊臨大屯溪而行,遂命名為「大屯溪古道」。從此,大屯溪古道漸為山界所熟悉。大屯溪,發源於小觀音山火山口谷底,穿越火山西北口,流向三芝鄉。大屯溪有兩大支流,「北大屯溪」及「南大屯溪」。南大屯溪又名「菜公坑溪」,北大屯溪又有南北二支流,北為「大桶湖溪」,南為「羅厝坑溪」。大屯溪古道的路徑,實際上是沿著大桶湖溪的溪谷岸而行。民國88年6月,李瑞宗先生著「陽明山國家公園全區古道調查」報告一文,將這條古道正式命名為「大桶湖溪古道」。雖然正式命名,但山界仍以「大屯溪古道」稱之。李瑞宗於實地調查時,在大桶湖溪畔發現了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最完整的菁礐遺址。菁礐為昔年採集大菁、煉製藍碇的石砌窪池。19世紀中葉,大菁煉染為北台灣重要的產業之一,藍碇外銷量曾高居台灣出口第三位 (僅次於稻米和煤)。大桶湖溪沿岸既擁有完整的菁礐遺址,沿途又多大菁植物及石厝殘跡,保存著一百五十年前大菁煉染產業的歷史遺址,為國家公園重要文化資產(以上引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:大屯溪古道(藍路古道))。
大屯溪古道的起點位於寂靜的山城--北新莊,包括店予、華興二村,沿著彎曲的山路,可一路到達三芝,或經巴拉卡公路到陽明山等地。這裏盛產甘藍、青椒、南瓜等較適冷的蔬菜,另外此地尚盛產西洋香菜,水雍菜等較特殊的蔬菜,初春時常見到滿山的櫻花與杜鵑花,盛秋時,此地也有金花石蒜等花卉。
古道終點為小觀音山西峰。早期的火山噴發活動,將小觀音山炸出了一個直徑 1.2km的大火山口,這個巨大火山口就是小觀音山與小觀音山西峰之間所圍繞的低地,只有登臨其上,才得以看見火山口的全貌。最後上小觀音山西峰這段路要鑽箭竹而行,而且坡度蠻陡的,許多路段需拉箭竹上,記得要戴工作手套喔!
大屯溪古道踏青訪古

領隊 吳培華
對象 一般大眾
名額 10人
費用 Free!
報名方式:
本活動為推廣性質,歡迎大眾參予,為維持登山品質,還請大家先來電預約。
五二三電話:02-25557523
報名截止日期:2008年7月11日

活動日期:2008年7月13日,星期天
集合地點:2008年7月13日早上7點30分,捷運淡水站出口(只有一個出口)

淡水捷運站集合(7:30AM)—預計搭8:05AM的淡水客運出發—搭乘淡水客運至北新莊站下車(8:40AM)—龜子山橋(9:00AM)—三板橋(9:40AM)—柏油路終點石厝群(10:10AM)—三層瀑布(11:10AM)—小觀音山主峰與西峰叉路口(12:00noon),在此午餐至 1:00PM—小觀音山西峰(2:30PM)—竹子湖(4:00PM),搭公車下山,若有興趣可一起至竹子湖吃野菜。
建議裝備:排汗衣、運動褲、登山健行鞋、雙肩小背包、雨衣雨褲、禦寒抗風衣物、帽子、手電筒或頭燈、工作手套、個人醫藥用品、鋼杯湯匙、身份証或駕照等。請自備午餐、飲水及行進糧。
注意事項:
1. 請遵從領隊的行程安排引導,本路段易迷路,切勿脫隊行動。2. 行程中若有身體不適,請告知領隊。3.實際行程視當天氣候與人員體力狀況而定,撤退點為小觀音山主峰與西峰叉路口。
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最高大的是山峰
  比海洋更寬闊比山更高的是天空,
  比天空更高且寬的是人的心。
但心,不一定都很廣闊,除非常與大自然在一起
小祁
 
文章: 1393
圖片: 13
註冊時間: 週二 3月 20, 2007 3:54 pm
來自: Sao Tome and Principe 西非黑島醫師

文章小祁 » 週一 6月 23, 2008 4:06 pm

小祁報名
小江報名
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最高大的是山峰
  比海洋更寬闊比山更高的是天空,
  比天空更高且寬的是人的心。
但心,不一定都很廣闊,除非常與大自然在一起
小祁
 
文章: 1393
圖片: 13
註冊時間: 週二 3月 20, 2007 3:54 pm
來自: Sao Tome and Principe 西非黑島醫師

哈!其實早就額滿啦!

文章靜江Ally » 週一 6月 23, 2008 5:38 pm

一看到要來電預約
馬上報名去
結果523貼心小秘書說
其實早就額滿啦

所以我們打算就默默地去集合
再偷偷地跟著走就是囉!

報告培華領隊:很久沒一起爬山囉!請不要忘了我們倆啦!
靜江Ally
 
文章: 122
註冊時間: 週二 3月 20, 2007 6:27 pm

文章小祁 » 週一 6月 23, 2008 10:03 pm

咦 這還是我去 網站上挖出來的新聞呢
沒在留言版上同步公佈
結果報名還是如此踴躍
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最高大的是山峰
  比海洋更寬闊比山更高的是天空,
  比天空更高且寬的是人的心。
但心,不一定都很廣闊,除非常與大自然在一起
小祁
 
文章: 1393
圖片: 13
註冊時間: 週二 3月 20, 2007 3:54 pm
來自: Sao Tome and Principe 西非黑島醫師

文章老傑克 » 週三 6月 25, 2008 1:25 pm

我也想報名說~ 怎麼這麼早就額滿了!!!

小江小祁: 是否也讓老小傑克一起默默的跟呢?!
523新手 請多指教!
讓我跟你們去爬山~
老傑克
 
文章: 180
註冊時間: 週六 11月 03, 2007 12:27 am
來自: 台北

文章壓力鍋 » 週一 6月 30, 2008 9:14 am

有沒有人想要自行開車或騎車去的?
這樣可以兩邊放車,下山後方便取車.
一雙鞋子,走徧崇山峻嶺
一對輪子,行徧大城小鎮
壓力鍋
 
文章: 179
註冊時間: 週二 11月 02, 2004 1:56 pm

文章施宛芸 » 週三 7月 02, 2008 12:55 pm

這條古道我也好久沒去重溫了~~
如果剛好在客運站遇到我...是巧遇喔...我真的沒有要去偷偷跟喔~~
施宛芸
 
文章: 121
圖片: 2
註冊時間: 週六 10月 16, 2004 11:29 am

大家都不用偷偷的跟....

文章ying » 週四 7月 03, 2008 5:08 pm

跟大家報告一下,因為有事先報名的家庭因故無法參加,
所以這支隊伍目前有名額,所以大家都來吧!
ying
 
文章: 16
註冊時間: 週二 11月 27, 2007 6:03 pm

文章小祁 » 週五 7月 11, 2008 1:47 pm

好極了
我們大家都不必 偷偷跟啦
培華加油
週日見
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最高大的是山峰
  比海洋更寬闊比山更高的是天空,
  比天空更高且寬的是人的心。
但心,不一定都很廣闊,除非常與大自然在一起
小祁
 
文章: 1393
圖片: 13
註冊時間: 週二 3月 20, 2007 3:54 pm
來自: Sao Tome and Principe 西非黑島醫師

文章小祁 » 週二 7月 15, 2008 6:02 pm

14人順利成功,登上小觀音山西峰
培華和容瑱帶隊成功

火山口最後這段箭竹峭壁,的確是令人辛苦的狠角色

http://bp1.blogger.com/_5RygVYbHlNk/SFY ... /00map.jpg

以下是有關大菁的簡介:
http://www.tonyhuang39.com/tony0130.html
菁礐遺跡
- [ Translate this page ]
礐,音ㄒㄩㄝˊ,坑池的意思。青礐是浸泡沈澱大菁、製作藍泥染料的石砌池子。因為浸泡大菁需要大量的水,所以菁礐多建在溪流之旁,便於取水,而大菁就種植在菁礐附近

http://www.klnn.net/nndg/9005-35/9005e.htm
參考資料:李瑞宗、陳玲香著,《藍,台灣的民族植物與消失產業》,(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)
台灣早期用來做染料的主要植物有二種大菁(又稱山藍),及蕃菁(又稱野木藍或小菁)二種。
台灣北部天候濕冷,適合種植大菁;南部乾熱,多種植蕃菁
荀子『勸學』篇中的「青,出於藍,而青於藍」是二千多年前荀子在目賭藍染過程中不可思議的變化,所發出之謂嘆!

* 藍靛素淬--藍染植物種類

馬藍﹝山藍﹞ :爵床科,多年生草本亞灌木植物

山藍(assam indigo),又名馬藍,即是大菁。屬爵床科,多年生草本植物,生於多雨潮濕之地帶,中國西南、泰國、緬甸、...等地均有生產。大菁一年收二次,第一次在六、七月間,第二次在十、十二月間


木藍﹝番菁或小菁﹞:豆科,多年生灌木植物

蓼藍 :蓼科,一年生或二年生值物

菘藍 :十字花科,二年生植物

* 認識大菁

大菁﹝馬藍﹞是爵床科、多年生草本植物,蘊含著不可思議的藍靛素,是染作青布衫所用染布 的原料,大菁喜愛生長在低海拔背陽山谷、雜樹林下的潮濕山地,或山溝、溪旁、的腐植土上,是淡北地區開發時、最早的經濟作物,於清初自福建漳、泉移民,在淡北培植,多雨的環境、雲封霧罩最適宜大菁生長。

本地生產藍澱色澤飽滿,可染出色澤深邃顏色,深受市場肯定,因此獲利高而發展迅速,在清朝中葉、末年間﹝1796~1875﹞ 極為興盛,當時淡北山區農戶,多以大菁為主要經濟作物,藍 澱的生產集中在暖暖港口,經基隆河運至淡水港,行銷大陸各地,在暖暖形成貨物集散市場,菁行茶行林立,商業發達,素有九萬十八千富有人家的讚譽。

* 天然染色的基本流程

除了少數的例外,多數天然染色皆屬於媒染性染色,也就是說在染色的過程中都有個媒染的步驟,有的媒染是在染色前進行,有的卻在染色之後處理,也有在兩次染色之間施作的,其進行方式分下列四種:

1.染前媒染法:媒染→染色→水洗、晾乾

2.染後處理法:染色→後處理(又稱染後媒染)→水洗、晾乾

3.染間媒染法:染色→媒染→染色→水洗、晾乾

4.多媒多染法:媒染→染色→改變媒染→染色→水洗、晾乾

* 傳統沉澱法製靛程序

1、採割大菁:清晨露水未乾前。

2、生葉浸泡:分解溶出藍色素。

3、溶出色素:浸泡時間視氣溫與大菁量而定

4、撈出腐葉:將色素已釋出的腐葉撈出。

5、添加石灰:石灰水與水溶性藍色素攪拌、 氧化轉化成不溶藍色素。

6、靜置沉澱:上層水份去除、濾乾水份。

7、製成染料:成為泥膏狀、不溶性藍靛染料

* 建藍程序

傳統木灰水建藍法:

1、不溶性藍靛十木灰鹼液十營養劑﹝糖蜜、麥芽糖、麥皮﹞。

2、每天視需要攪拌藍缸的染液、﹝視氣溫與助劑性質,約2~3週逐漸發酵還原。

3、製成染液:上層浮現藍色泡沫,還原成隱色性藍靛染液,液體成黃綠色有阿摩尼亞氣味。

* 藍靛染色過程

1、白胚布浸染隱色性染液。

2、自染缸取出染物與空氣中氧氣接觸、使之氧化。

3、重複浸染、氧化、日曬、水洗數次。

4、不溶性藍靛素附著在布料上,成為藍色作品。

* 藍染工藝

1、染布技藝:素地藍染、夾染、紮染、縫染、絞染、蠟染湖染﹝型染﹞、染線樴布。

2、作品製作:紮布→泡水→染布→氧化→晾曬→漂洗→泡醋﹝中和鹼性﹞。

* DIY大菁藍染需要工具

瓦斯爐 (染材抽色及染布加溫)

不鏽鋼鍋或搪瓷鍋 (染材抽色及染布)

水桶 (盛裝染液及當媒染桶)

水瓢(掏水用)

小木棒或長筷子 (攪拌染材或被染物)

秤(量秤染材或被染物)

天平(量少量的媒染劑)

花材剪(採集枝葉用)

菜刀、砧板(切剁枝葉染材)

過濾網(過濾染液與媒染液)

量杯容器、小湯匙

工作手套(採集、切剁、染色)

曬衣架(曬染布)

圍裙(工作時穿用)

台灣染坊業的發展

大體而言,以前臺灣布料多為全面素色,以黑、白、藍三色為主

。白色衣服除士人穿用之外,作活的人為避免沾污,白色外衣是絕對忌穿的。至於婦女,中老年者以藍、黑為主;少女少婦則有桃社、大紅、青綠等單色;花布最初只有娼妓等人敢穿,清未建省後,普通婦女才開始穿用;而泉州白布、福州綠布、寧池紫衣布,更曾風行於鄉間。

  各色布料,最早的染色原料多取自植物,如用大菁作藍色的染料、以柿汁染衣成暗紅色等。臺北艋舺有許多家聞名全省的染坊,如「協和」以染黑色聞名,「榮德」以染淺藍聞名,所以「協和烏」、「榮德淺」是最負盛譽的色布。

  日本據臺後,積極地將日本貨輸入臺灣,壟斷了衣料市場,洋花布的物美價廉打倒了土染法製的染坊生意;再者,日人為同化臺灣人民,乃從事改移風俗的工作,久而久之,臺人不免受其影響。所以,此段期間臺灣服飾發生了很大的轉變。其最大特色是採用成品、服式中西合一、婦女服裝,不論用色或形式,均更加趨自由和大膽;西裝也是此時傳入臺灣。

◎染布四式

藍泥送至染布房之後,加以還原,製成染布用的染液。欲染出有圖案花紋的藍布,可用縫染、絞染、夾染、蠟染等四種方法來製作。

1.縫染:將圖案在布料上繪妥,沿著圖樣以針線將之縫合,將每條縫線拉緊打結後浸染。

2.絞染:將白布以橡皮筋綁出一個個小啾啾,或是將布打結再加以浸染。浸染時橡皮筋綁緊處、布料糾結處吃不到藍色素,會形成白色有趣的圖案。絞染與夾染是四種染布法中最簡單、最易上手的染法。

3.夾染:用於製作整匹藍印花布,簡單的作法是將白布多次折疊成三角形或四角形,然後用二塊大小相等的板子或筷子夾緊;浸染時,板子夾住的部份呈現白色直線對稱圖案。較複雜的作法是在木板上雕出精細的圖案,然後夾緊布面浸染。

4.蠟染:筆沾熔蠟之後在布面上作畫,白布正反二面皆需作畫,然後將之浸染,浸染後的布加以皂煮脫蠟便算完工。此法較為複雜,需要用到較多的工具,但可製作非常繁複精美的圖案。目前以印尼、中國西南的蠟染較為出名。
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,最高大的是山峰
  比海洋更寬闊比山更高的是天空,
  比天空更高且寬的是人的心。
但心,不一定都很廣闊,除非常與大自然在一起
小祁
 
文章: 1393
圖片: 13
註冊時間: 週二 3月 20, 2007 3:54 pm
來自: Sao Tome and Principe 西非黑島醫師

快速回覆


這個問題是防止廣告機器人自動表單提交的一種手段。
表情符號
:D :) :( :o :shock: :? 8) :lol: :x :P :oops: :cry: :evil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!: :?: :idea: :arrow: :| :mrgreen:
   

回到 鬥陣爬郊山

誰在線上

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:沒有註冊會員 和 3 位訪客

cron